走进宝洁北京技术中心的消费者互动区,记者看到的是“厨房”、“浴室”和“置物柜”。
“我们就是模拟消费者家里的开放式厨房、起居室等设计的这个区域。”宝洁公司大中华区联发部门经理金浩芳坐在记者身边,像邻居一样介绍到,“我们的产品最终都是要提供给消费者的,所以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开端,也应该是在每个人的家里。”
一边说,她一边举起了左手:“这是我们的帮宝适纸尿裤,年销售额超过80亿美元,是世界上第一个一次性纸尿布品牌。但是其中使尿液长时间浸泡也不渗漏的底层长效涂层技术,却不是宝洁首先发明的。”
短时的停顿让人想猜可又猜不到正确答案。“我们是从美国海军研究潜水艇技术的部门那里转让到的。”金浩芳在此时又举起了右手,“我们的汰渍是世界上第一个合成洗衣粉,不过它的技术来自于我们的竞争对手。”
2小时的时间里,金浩芳未能讲完宝洁在过去170多年里创造的众多“第一个”,以及在最近10年里发生的数不清的“拿来”与“送给”。
“近年来,为了保证宝洁能够赶上加速变化的市场需求,我们推进开放式的创新,以实现与外部的大规模协作。”宝洁北京技术中心总经理许友年告诉《商务周刊》,“现代企业的竞争优势往往来源于更有效的利用外部的创新成果。宝洁几乎在每一次与外界的联系中,都是获得并给予外部伙伴有用资源,使得合作得到‘双赢’。”
最早在宝洁内部提出开放式创新的是前任CEO雷富礼。2000年临危受命之时,雷富礼力排众议,首先在研发部旗下建立“联系与发展”(Connect+Develop,简称联发)部门,并将其注册成服务商标,为的是广泛探寻和结合外部的智慧与能力。
实际上,帮助长尾理论得以实施的网络也是宝洁实现大规模协作的重要基石。2000年革新之际,宝洁全面评估了自己的创新效率,即过去10年不尽如人意的新产品推出速度和产品数量,同时也意识到了互联网在科技研发中扮演的越来越重要的角色。 “我们在学习了 IBM的知识产权外溢交易等模式后,提出了宝洁的联发模式。” 许友年对《商务周刊》说。(详见《商务周刊》2009年第3-4期合刊文章《企业的维基方舟》)
“在最初的时候,宝洁全球的联发部门人员加起来只有几十人,而整个研发部门有9300人。”金浩芳告诉《商务周刊》,但就是这几十人的部门,帮助不同区域的资源实现合理配置,内部相应的实践社区等也得以建立,更联系上了企业外部150万的相关业务研究人员。
经过近10年的发展,金浩芳所在的联发部门已在北美、亚太区等区域和国家建立了专门的联发团队。他们不仅起到公司联发DNA的作用,将联发文化带入到每一个员工的工作里,也在日常工作中提升了自己的地位。
“因为业务的多样性,现在每一个项目都是我们与和上级研发部门比肩的EBD(外部业务开发机构)以及创新采购部门合作完成的。我们有意和这些部门联合建立‘泛联发’的架构。”金浩芳说,“这一切准备都是为了更好的拥抱外部资源,以实现最终的大规模协作,与外部共同发展。”